多數人認為只有在特別寒冷時才會發生凍傷。但請不要忘記在任何寒流來臨時,幼兒和老人都可能會有凍傷的危險。
凍傷是因身體的某個部位被凍僵所致,有一種不太嚴重的凍傷只影響到皮膚,而凍瘡會傷害最後並殺死皮膚下的組織,引起壞疽—組織壞死並腐爛。組織傷害較輕時,則只出現凍瘡。
凍傷是因身體的某個部位被凍僵所致,有一種不太嚴重的凍傷只影響到皮膚,而凍瘡會傷害最後並殺死皮膚下的組織,引起壞疽—組織壞死並腐爛。組織傷害較輕時,則只出現凍瘡。
誰會凍傷?
- 老人和幼兒特別容易凍傷。若與自己的身體大小相比,孩子裸露的皮膚面積相對比較大,因此失熱也極快。老年人因血液循環慢,也就是身體保暖情況較差。
- 過度疲勞和飢餓的人特別有可能得凍傷。
因為運動使身體出汗,損失大量的熱量,若有人在這種情況下因疲勞而在雪地裡睡著了,就有可能凍傷,甚至患低溫症(體溫低到危險程度)
危險部位?
身體任何部位若凍僵都可能產生凍傷。實際上通常指耳朵、鼻子、面頰、手指和腳趾,一般稱為末端。這些部位通常裸露在外面,難以適當遮掩,並且血液循環較差,所以最容易受凍。
症狀
當一個部位挨凍時,會變得特別冰冷和僵硬。患者會注意到那一部位變得潮濕,汗水隨著皮膚變蒼白和僵硬而很快地消失。患部有麻木和疼痛感,像針扎一樣,但在神經也凍僵之後就什麼感覺都沒有了。
復溫後,凍傷的部位會變成斑瘡,皮膚可能出現水泡或紅腫。
壞疽
凍傷最嚴重的部位就有壞疽的危險—組織壞死,繼而腐爛。嚴重的情況是壞疽會擴散開來,一般就得動手術。
壞死部位的組織外表像被咬過似的,這也是凍傷(Frost-bite)一詞的由來。
凍瘡
凍傷發生在軟組織的部位,皮膚因冰冷潮濕變得紅腫、搔癢、甚至潰爛。某些人易患凍瘡,特別是年輕婦女和血液循環較慢的人。
位置通常發生在腳趾或腳的外側,耳、鼻和手指也會受侵犯。
凍瘡的預防
- 全身穿幾層毛料衣服保暖
- 手和腳加以防護。
- 小心擦乾手和腳。
- 在毯子或地毯上走,避免在光地板上走路。穿鞋或拖鞋為佳。
- 每天按摩可能凍瘡的部位。
- 在寒冷的天氣要吃大量熱而有營養的食物。
切勿
X 在冷天不戴帽子外出
X 在寒冷或潮濕環境下工作
X 坐在風口處
X 穿濕的鞋和襪子
X 在旺火前或熱水中溫暖冰凍的手腳(因急救方式錯誤)
X 穿過緊的襪帶或緊腕的手套。(因影響血液循環)
※寒流來時,數件暖和的衣服,包括兩雙短襪和手套有助防止凍傷。
摘自 牛頓家庭醫學大百科-實用醫學問答1

